教学科研

学真、业精、爱生、乐教

郑龙根老师

发布日期: 阅读量:

郑龙根老师工作于我院电子与信息技术系,他工作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。勇于承担新课程教学,如饥似渴学习新知识。在教学方面,发挥自己在电子产品硬件设计与软件编程方面的长处,为多门课程开设出了富有特色的实验教程,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。

 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,但对一些基础性的课程,它们往往不直接提供岗位技能训练;对一些新专业新课程,开设课程时往往没有必要的实验器材。【航空通信技术】和【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】就是这样的课程,除了准备必要的PPT教案,郑龙根老师还和课程组老师一起,精心设计和准备了课程实验,把一部分讲解时间转换为学生的动手时间。在【航空通信技术】课程中,将调制解调和编码解码实验移植到其它课程中学会的仿真环境,老师工作量的增加换来了学生学习负担减少的好处。在【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】课程教学过程中,将采购的十自由度姿态传感器模块与单片机小实验箱(省技能大赛奖品)结合起来,开发相关的控制程序和上位机程序,编写有关加速度计、陀螺仪、气压计、舵机等四类实验指导书,从而以耗材级别的成本,开设出了既贴近专业应用、又简明直观的实验。

郑老师1.jpg

郑龙根老师不仅在教学上想教学所想,在所承担的省技能大赛指导老师的岗位上,也急竞赛所急。从比较熟悉的“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”赛项转到陌生的“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”赛项,指导教师团队不仅需要学习新知识、熟悉新规则,还要为比赛准备好必要的软硬件环境。新赛项参赛设备非常昂贵,除主设备外,还需要十三个配套设备相配合。郑龙根老师义无反顾地承担了配套设备的diy工作,克服了资料有限(在吃透通信协议的基础上主动请教厂家工程师)、技术复杂(不仅包含zigbee和红外等无线通信技术,还包含语音播报与语音识别、二维码/车牌/几何图形识别、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与识别、亮度可调路灯的控制与识别、复杂图片的液晶显示、立体车库控制、道闸与ETC控制等应用技术)、时间紧(只能利用寒假时间)等困难,在春节前完成了全部配套设备的DIY方案设计和材料采购,完成了半数配套设备的加工、装配、功能编程和调试,在春节后开学前完成了其余配套设备的研制,从而为随后选手的赛道训练奠定了基础。以区区数千元的费用,实现了超过十万元的配套设备的主要功能,这在全省30支参赛队伍中是绝无仅有的。2019年3月郑龙根和徐宏庆、胡磊老师带队参加了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“百科荣创杯”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赛项,荣获三等奖,是此项赛事中唯一参赛并获奖的民办院校。

郑老师2.jpg